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是做好侨联工作的重要基础,也是侨联体现凝聚力和发挥战斗力的根本保证。今年以来,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,淮安市侨联强力推进“基层组织建设年”活动,坚持党建带侨建工作思路,明确目标导向,扎实深入调研,主动争取支持,提高全市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“加速度”。
一、强化目标导向,推进整改同步
确定“基层组织建设年”规划,并纳入全年工作目标。明确在盱眙、金湖、清江浦区成立县区级侨联组织,做到地方侨联组织全覆盖;指导推动市级机关、四个园区、部分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侨联组织,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,细化任务,倒排工期,责任到人。并结合市委巡察整改工作,补短板、强弱项,把问题整改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、夯实工作基础结合起来,使解决问题与健全机制协同推进。
二、积极向上争取,提供强力保障
基层侨联“有为才能有位”。市侨联通过积极向上争取,对接中国侨联、省侨联的重要活动和项目,帮助县区侨联打开工作局面。积极申报华侨文化交流基地,盱眙第一山公园、盱眙赵朱木兰文化中心、明祖陵三家单位成功获批“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”,成为盱眙海外文化交流的新“窗口”,为成立盱眙县侨联打了“头阵”;积极推进“侨胞之家”建设,新建成涟水县侨胞之家,并争取项目经费,支持开展系列活动;积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“中国侨界贡献奖”的推荐评选活动,树立先进榜样,提振侨界士气,扩大侨联影响。
三、扎实深入调研,加大推进力度
针对尚未成立侨联组织的清江浦区、盱眙县、金湖县面临的不同类型问题,市侨联主席田益民多次赴一线开展调研,先后与市委编办、县区委主要领导、统战部、组织部等多方沟通,宣传成立侨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,找准堵点,精准推进。4月14日,专程赴盱眙参加县委统一战线领导小组会议,阐述成立基层侨联组织上级有要求,实际有需求,政策无障碍等指导性意见,并对成立后的侨联职责定位、人事编制等问题进行现场推动,使成立盱眙县侨联提上最快日程,为其他县区加快成立侨联组织提供模板。结合境外疫情防控,进一步探清重点侨情,强化与市级机关工委、高职院校沟通协调,为加快成立机关侨联和高职校侨联达成一致意见。